2022.03.14
CWEA
3月12日,央视财经频道《对话》栏目播出了《从能源看懂中国经济》,邀请到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咨询专家委员会副主任杜祥琬,中国社科院工业经济研究所能源经济室主任朱彤一起解读如何从能源看懂中国经济。
拉闸限电背后真的是煤的错吗?
杜祥琬体现,不可让煤炭背锅,数据显示,去年一年电力增加了10.3%,不缺电,中国的煤也在增加,不缺煤,但照旧拉闸限电。两个原因:第一,有些地方对能源的需求、对电力的需求比这个还高,并不是所有的需求都是合理的。第二,煤和电是一家,但有一段时间,煤走市场了,价格上去了;而电走计划,管住了,结果发电厂越发电越亏损,所以有一些发电的煤电厂就不敢多发。实际上是治理问题、体制机制问题。
朱彤体现,减碳是如那边置减碳和高耗能工业竞争力的关系问题,目标应该是想让它从高碳的高耗能工业转向低碳的高耗能工业,而不是说把它的规模逐渐缩小。
“双碳”究竟该如何进行呢?
要重新认识中国能源资源禀赋。杜祥琬体现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除了化石能源资源禀赋之外,中国另有富厚的非化石能源资源禀赋,好比太阳能、风能、水能等,所以应该重新认识中国的能源资源禀赋。
杜祥琬在节目现场提到,中国的化石能源是以煤炭为主,国际上是油气为主。现有技术条件下,煤电仍是主力能源。因而,实现“双碳”不是简单地退煤,而要实现“多能互补”,推动煤炭和新能源优化组合,建立以可再生能源为主体的低碳绿色电力系统。
首先要清洁高效利用煤炭,同时在能源宁静的前提下降碳,在这个历程当中又要做好新能源的生长,让它长大。本世纪初,太阳能、风能等非水可再生能源在整其中国的一次能源当中孝敬不到1%,所以说其时有4个字就叫做“微缺乏道”。我们研究了以后,提出来另外4个字,它一定会酿成“举足轻重”。凭据现在的数据,太阳能装机和风电装机都划分凌驾了3亿千瓦,还在增加,可是我要嗣魅这还不敷,未来另有4个字“继续大任”。
非化石能源领域中,水电已经作出多年孝敬,现在孝敬将近4亿千瓦。在非水可再生能源生长之前主要是水电,这是老年老,可是以后的风和光可能量最大。可是,我要强调一下生物质能的重要性,因为生物质能它能爆发不可是发电,它可以液态形式,气态形式(沼气),在节能环保上可以发挥它奇特的作用,所以我觉得这几个各有各的特点。核能呢,现在的孝敬比例还比较小,我觉得从中国未来的能源结构里边,核能的孝敬比现在要大一点。之前,因为种种的原因,各人对核能有这样那样的担心,可是今天的核能各人如果深入去了解一下,它的宁静性不可同日而语,可以说做的相当不错,将来跟光电、风电结合好,它是一个比较稳定的荟萃。
非化石能源什么时候可以继续起主力队员的这种作用?杜祥琬体现这是个逐渐的历程,风、光、水、电所有的生物质能在一次能源之间的比例15.9%,到了2025年这个比例应该能到20%左右,国家也明确到2030年25%,到了2060年它可能要继续大头凌驾50%,整个加起来的话,非化石能源应该是第一位的。
朱彤体现,虽然我们现在的这个新能源的比重还很低,可是能源转型向可再生能源生长自己其实已经给中国经济带来了新的活力和新的竞争优势。好比说我们的电动汽车,电动汽车特别是它的动力电池这个工业链自己用了也就10来年的时间,我们的电动汽趁魅这个领域从技术、从工业、市场已经走到了国际的前列,应该是领先职位,这个是古板汽车工业,应该几十年都达不到的一个高度,那么现在像动力电池的主要的原质料,我们在全球的份额基本上到60%以上。
光伏发电工业链也是一样的,基本上抵达70%~90%都是中国的,这自己来讲如果随着能源转型的未来的推进,未来新能新能源的生长会发动更多的制造业,更多的新能源低碳工业的生长,这个是中国在未来低碳经济时代国际竞争力的一个很重要的来源和组成部分,这个我认为是新能源为中国经济生长孝敬的一个很重要的方面。
节目最后,杜祥琬体现能源有一个“不可能三角”,如果一个能源体系又要宁静可靠,又要经济可行,又要绿色低碳这简直是不可能的,我有一个想法,我们要通过几年、几十年的努力提倡高质量生长的能源实现可能三角。
下一篇: 端稳能源饭碗 铆劲绿色生长
0条评论